地方热点:屏山纺织园撬动东西协作新思维
“过去很难想象,屏山能这样飞跃式发展!”记者近日走进四川屏山县,听到干部群众如此由衷感叹。
的确很难想象,几年前屏山县规上工业“几乎为零”。为支持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屏山曾“封库停建”十年。产业太薄弱,正是穷根所在。
然而更难想象的是,就在这短短三年内“从零起步”,昔日国家级贫困县建起西南最大纺织城,已入驻33家企业,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50亿元。
这样一个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现代纺织园,为何能在昔日不毛之地上奇迹般崛起?“无中生有”的背后,是东西扶贫协作的新思维。“聚焦屏山所需、海盐所能,运用市场思维,真正以市场为纽带,借助东部纺织产业转移契机开展东西协作,实现协作共赢。”海盐派驻屏山挂职县委副书记王坚如此概括。
日月轮换间,这座“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已在屏山拔地而起,成为浙川产业合作的典范和带动屏山精准长效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平台,有力推动屏山于去年2月成功脱贫“摘帽”。
聚焦两地“长短板”
撬动东西协作新思维
牛年牛精神,新年新气象。屏山县城、岷江北岸,驱车行进在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内,满目皆是发展的强劲脉动:园区内企业厂房林立,智能化机器飞速转动,在建项目热火朝天……这里已逐渐成为国内纺织业投资的新热土,也是屏山县脱贫再致富的新希望!
46岁女工郑桂英正熟练地操作着最先进的涡流纺纱机器,忍不住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工作地点离家近,天天都能照看孩子,我还学了一门好技术,在家门口就脱了贫。”郑桂英夫妻俩都在这儿上班,每月能挣8000多元钱,增收立竿见影,全家快速脱贫。
短短3年多时间,这个“无中生有”的园区已吸引33家企业入驻(去年11月还新签约首个百亿纺织项目),计划总投资27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50亿元,目前已吸纳1100多人次贫困人口就业。
多年来,屏山人一直苦于发展难,培育产业难上加难!而现在这样的奇迹因何造就?关键正在于“山海结盟、产业协作”。
“针对屏山缺乏支柱产业的现状,我们充分挖掘东西部产业‘长短板’,因势利导共建纺织产业园。”王坚介绍说,近年东部纺织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瓶颈,产业转移正当其时,而另一方面,屏山有向家坝电站“留存电”、拥有原料龙头企业、劳动力丰富等优势,这里是纺织产业转移的要素成本洼地、产业配套高地、人力资源富地。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未来。选准了纺织产业,浙川省、市、县三级齐发力,频频互访,全力推进共建园区。宜宾市大力支持园区融资 10亿元加快建设,嘉兴市积极支持搭建招商平台,在嘉兴各县(市、区)巡回召开推介会。海盐并无纺织产业优势,那就“跳出海盐,放眼全国”。海盐、屏山共同锁定以浙江为中心、“珠三角”“长三角”为重点区域,选派5批次27人次干部常年驻外招商,成立广东、江苏、绍兴、嘉兴、海盐5个驻点招商工作组,组建海屏联合招商队伍。
为了进一步充实招商力量,海盐与屏山还创新招商思路,探索行业协会(中介)招商,出台《屏山县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暂行办法》,积极对接中国纱线网、中国长丝协会、嘉兴四川商会等全国知名行业商(协)会开展战略合作招商,聘请相关权威人士为“产业发展顾问”“招商特使”,全力推进行业协会(中介)招商。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纺织企业投资屏山热情高涨,屏山由此进入筑巢引凤的密集发展期,纺织产业也被确定为“一号主导产业”。“目前招商形势一片大好,在谈项目还有不少!”屏山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园区有望实现年产值400亿元,解决就业3万人以上,成为西南最大的特色纺织产业园。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招优引强”,东部企业投资屏山并非“平移”,而是产业升级。
“我们认真学习嘉兴‘亩均论英雄’的做法,坚持亩均税收15万元以下的项目和落后企业不引进;还学习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屏山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兰彬介绍说,这使得屏山纺织产业一开始就赢得了“弯道赶超”的高起点。
用好市场“指挥棒”
招商结出累累硕果
郑桂英所在的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落户的首家企业。走进一期车间,只见几十台涡流纺纱机一字排开,高速运转。
这是嘉兴企业天之华在屏山投资的新项目。“我们项目自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4月一期项目投产,采用世界一流的先进纺纱设备,纺纱速度是普通纺纱机器的20倍,一台设备一年可纺纱450吨。”企业负责人韩明兴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今年建成投产,整个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形成年产120万锭(20万吨)纱线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40亿元以上、年创利税3.8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200人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涡流纺企业。
这样一个“高大上”的项目,缘何愿意落户一个贫困县?王坚曾带招商团队多次拜访天之华,以优厚政策向其抛出“绣球”。天之华董事长董坚强向记者算了笔成本账:“每千瓦时电包干电价0.37元,1年能省2000多万元电费;人工成本节约三分之一,用地也便宜得多……”另外,这里主要依靠长江水路运输,水运成本比陆路运输节省了一大半,同时园区又临近宜宾市五粮液机场,从杭州、上海直飞宜宾,再坐20多分钟的汽车就能到,区位优势也显而易见。
在市场指挥棒的指引下,短短三年间,产业园已先后吸引了33家优质纺织企业落户,签约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超5亿元,15个纺纱企业平均产能超20万锭,在全国纺织产业园排名前列。落户企业中包括三家细分行业“全国冠军”,包括天之华和全国最大的特种包覆纱企业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缝纫线企业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
企业入驻红红火火,项目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去年年底,1期投资2亿元的示范区园中园项目——平湖时尚产业园建成竣工,为提升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发挥产业聚集、行业聚焦效应,创造良好基础和条件。
平湖时尚产业园负责人张学峰表示:“东部纺织企业近年来产业转移需求旺盛,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起点的政府园区平台,是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优秀示范园区。”
“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其他援建最大的不同,在于要作为对接市场主体、市场资源、市场规则中的桥梁纽带,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个核心。”王坚颇有感触地说,这是“山海产业协作”能够真正开花结果的关键。
当好项目“店小二”
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示范园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不仅吸引了嘉兴的纺织产业项目入驻,更引来了广东、山东等地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项目。
如何让这些项目在屏山活得好、发展快?海盐屏山两地以“店小二”精神沉下身子精准服务。
海盐县将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带入屏山,园区成立由县主要审批部门入驻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简化资料和审批流程,由审批人员全程代办各项审批手续,实行“一张单子跟到底”,让企业省心、省力。
在“一张单子跟到底”的服务下,润厚纺织一期项目从动工到投产只花了4个月的时间,刷新了屏山县工业项目的建设速度。
作为高起点规划的园区,示范园内的企业95%采用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帮助当地员工适用新设备,园区经常协调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去年6月,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调试第一批缝纫线生产设备时,来自当地的100余名纺织工人也同时开启了为期2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企业首批纺纱正式投产做准备。
受疫情影响,去年园区很多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的双重难题。为此,两地政府设立政担业务合作风险金,41家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部分纺织企业已顺利拿到贷款5000万元。同时,园区服务专员还上门协调原材料供应商适当让利,对租用政府标准厂房的企业予以租金减免,协调银行降低企业贷款利息,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疫情期间各级补助200万元,助力园区纺织企业发展。
在两地政府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截至去年年底,示范园签约的33家企业中,已有20家正式投产。一幅百亿级的纺织产业发展蓝图正在屏山铺陈开来,而以此为核心基地,宜宾规划打造的“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也已起航!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